随州市“四措并举”强化镇村防汛救灾能力

发布日期:2022-06-15 08:19 信息来源: 编辑:随州市应急管理局 审核: 应急管理局 字号:[ ]

今年以来,我市紧盯基层镇村防汛救灾关键环节,着力从组织指挥、包保责任、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四个方面,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强化镇村防汛防涝能力。

建强镇村组织指挥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市各乡镇(街道)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组织指挥本辖区内防汛抗旱工作。结合基层治理实际,将每个行政村(社区)划分为若干个防汛网格,明确了3970名防汛网格员,将防汛救灾组织力落实到“最后一百米”。同时,加强基层防汛责任人业务知识培训,提升镇村防汛责任人履职能力,全市已累计开展培训75场3703人次。

压实镇村防汛包保责任。全面落实了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镇(街道、镇领导包村(社区、村干部包组的“四级包保”责任人,强降雨期间各级包保责任人提前赶赴镇村一线督导防汛各项措施落实。督促基层镇村全面梳理排查水利工程、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在建涉水项目、城镇地下空间、低洼地段、企业单位等7类防汛风险点。分级分类落实了705座水库防汛“四种责任人”(行政责任人、主管部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巡查责任人)、43个乡镇510个村1244名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244处地质灾害防御责任人。对坝高7米及以上、且下游有住户的1530口万方大堰塘进行统计造册,并逐一落实防汛责任人。将农村孤寡老人、伤残人员、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临灾转移责任明确到人,实行“一对一包保制度,确保防汛责任全覆盖。

提升镇村监测预警水平。将每个行政村防汛网格员电话号码纳入12379气象预警平台,确保7765名防汛责任人在第一时间接收12379气象预警信息。在镇村现有水利工程在线监测、简易雨量监测等系统的基础上,我市投资290万元实施乡镇应对极端天气补短板工程项目建设,研发随州智慧气象服务系统着力从技术层面提高镇村预警预报精准度,从而提升镇村临灾应急响应能力。目前,该系统已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能够对全市所有乡镇未来2小时的降雨情况进行预测预报,并实现6分钟更新一次,防汛监测预警能力有效提升。同时,完善基层防汛应急响应机制,在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暴雨红、橙、黄、蓝四级预警后基层领导坐镇指挥要求。大洪山风景名胜区长岗镇投资40余万元在全镇8个村建设了76处村村响大喇叭,为临灾转移避险提供有力支持。

强化镇村应急处置能力。督促各乡镇按照不少于30人的要求,组建应急抢险救援突击队。按照“八个应转尽转”建立健全市、县、镇、村四级转移避险分片包保责任。聚焦防山洪、防地质灾害、防跨坝、防内涝,编制务实管用的人员转移避险方案,向易涝易灾镇、村群众发放转移避险“明白卡”5.8万余份,明确转移信号、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和转移避险责任人。各镇村对照预案开展演练,随县柳林镇3月31日开展了人员转移避险演练,5月20日再次组织开展了夜间防洪避险应急演练,全市基层镇村已累计开展各类演练54场4580人次。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市应急管理局6月10日到曾都区何店镇王店村开展防汛防涝知识“进村入户”宣传,近期还将到其他易涝镇村开展防汛知识宣教活动,引导教育群众强化避险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