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减灾办〔2020〕4号
随州市二季度自然灾害风险形势研判报告
根据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对全市二季度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会商综合研判,二季度我市自然灾害风险水平总体偏高,需重点防范森林火灾、可能持续的干旱和局部暴雨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等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等重点领域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2020年一季度全市天气气候特点及主要自然灾害情况
(一)降水偏多
截止到3月30日,全市累计降水量230.7毫米,较历史平均(118.8毫米)偏多95%,较去年同期(64.1毫米)偏多260%。其中随州观测站累计降水量为249.3毫米,比历史同期(122.4毫米)偏多104%;广水观测站累计降水量为212.5毫米,较历史同期(115.1毫米)偏多85%。
(二)气温偏高
2020年一季度全市平均气温7.9℃,比历史平均(6℃)偏高1.9℃。其中随州观测站平均气温7.7℃,广水观测站8℃。
(三)主要自然灾害
2020年一季度,全市自然灾害总体形势平稳,主要灾害类型为森林火情和地质灾害。元月1日至3月30日,全市共发生森林火警35起,其中森林火情16起,过火面积341亩,非森林火情19起,各国有林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没有发生森林火情。共发生地质在灾害灾情(险情)3起,均为小型滑坡。全市未因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较大财产损失。
二、后期气候趋势预测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我市4月气温偏高,降水正常略偏少;大部雨量60~70毫米(历史同期值72毫米);平均气温16.5℃~17.0℃(历史同期值16.5℃)。主要冷空气和降水过程大致时段为2—5日、10—12日、19—20日、24—27日。
预计5~6月气温偏高,总雨量正常略偏少,大部雨量200~250毫米(历史同期值250毫米)。
三、主要自然灾害研判及建议
(一)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的同时,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做到防疫防火两不误。随着清明节来临,进山扫墓、焚香烧纸等行为引发森林火灾的隐患增多,全市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把森林防火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充分发挥疫情防控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做到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火两手抓、两不误。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加强防灭火队伍建设,做好森林防火物资储备。严格落实“山长制”,对重点部位、重点山头明确专人看守,设置森林防火检查点,严防火源上山入林。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发现火情能够快速出动、高效扑救,做到打早打小,最大限度减少火灾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干旱防范应对工作。去年我市遭受持续干旱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今年一季度,虽然全市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但由于总体雨量不大,全市水利设施蓄水不足的情况未得到根本改善。截止3月30日,全市各类水利设施蓄水7.48亿立方米(其中有效蓄水5.44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少32%,比多年同期少30%,如后期气温偏高、降雨偏少可能会对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各地各部门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各类防范应对工作。水利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在留足居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全力保障水稻育秧用水,农业部门要根据天气形势适时引导农户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尽可能减少干旱造成的损失。
(三)春夏之交,强对流天气多发,需做好强降水、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目前我市已进入汛前准备阶段,各地各部门要早安排早部署,全面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水库“四个责任人”,要对辖区内水利工程安全运行、防汛准备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问题清单,限时整改,做好应急抢险各类保障,加强水利工程调度,确保安全度汛。
(四)严防强降雨引发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事故。4至6月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持续降雨和短时强降雨极易引发各类地质灾害,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做好地质灾害巡(排)查、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应急处置等防治工作,尤其是对农村切坡建房、山区旅游公路、在建工程等要加大排查力度,严防强降雨引发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事故。
随州市应急管理局 随州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