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8月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形势研判报告 发布日期:2025-08-06 17:10 信息来源:随州市应急管理局 编辑:随州市应急管理局 审核: 应急管理局 字号:[ ]


为提高全市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水利、农业、自然资源、住新、交通、应急、气象等部门对20258月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预计全市8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重点防范持续性高温少雨天气对农业生产、城乡供水不利影响局地强对流天气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

一、20257月全市天气气候特点

(一)气候概况

全市7月平均气温为30.7,较常年同期(28)偏高2.7,为历史同期最高值;35以上高温日数达21天,较历史同期偏多14天,为历史同期最多。7月平均降水量为87.2毫米,较常年同期(197.7毫米)偏少56%

(二)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7月主要气候事件分别是阶段性高温过程(728日、13212431日)、16日夜间到17日早晨极端短时强降水。

(三)自然灾害情况

7月全市未接到洪涝、地质灾害、地震、森林火灾灾情险情报告,局地出现干旱灾害。

二、20258月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20258月我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

具体预测为平均气温29.029.5,雨量80100毫米。

主要降水过程大致时段为67日、910日、1215日、2123日、2728日。

三、主要自然灾害研判及建议

(一)注意防范局地强对流天气当前局地极端强对流天气难以预测,综合今年以来灾害走势,短时极端性强对流天气越来越多,突发性越来越强,目前正处于“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 两手硬”,做好旱涝急转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密会商研判、强化监测预报,落实预警叫应和转移避险措施,特别要加强极端气候下“坨子雨”引发城乡积涝、山洪灾害等防范。强降雨期间严防人员、车辆涉险过河,坚决杜绝因“叫应”措施不到位而导致人员伤亡现象发生。目前正处于暑期旅游出行高峰,要加强临水、临崖场所、高风险游乐项目的安全管理,做好极端天气安全风险提示警示,极端天气采取关闭景区或暂停营业、分流游客等措施,确保安全。

(二)做好抗击高温干旱的各项工作。8月份全市将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目前全市总蓄水9.70亿(有效蓄水7.66亿),比去年同期少30%,比多年同期少14%气温上升期、来水减少期、用水高峰期“三期”叠加,旱情形势严峻,如果遭遇连续干旱少雨天气,部分旱包子地区可能遭遇旱情。当前我市中稻处于拔节至孕穗期,春玉米处于成熟期,夏玉米处于抽雄吐丝期,是农业增产增收的关键时期。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动态,及时报送灾情信息和抗灾工作进展,为可能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和灾后恢复生产提供决策依据。水利部门要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再生态”的水源调度原则,所有有供水任务的水库要留足半年生活用水,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措施做好蓄水保水。农业部门要分类抓好秋粮田间管理,注意高温热害,科学抓好防灾治虫,强化部门会商,及时发布预警,重点跟踪监测水稻“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害发生态势,打好“虫口夺粮”攻坚战。

(三)切实做好中高易发区的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地质灾害总体较为平稳,但结合我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及历史数据分析,预计8月地质灾害仍处于较易发时期,7月以来我市持续高温少雨,持续高温后若遇短时强降雨,极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着重警惕局地强降水和旱涝急转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风险,紧盯县城、重点集镇、旅游景区、研学基地、农家乐、漂流项目、学校、医院、敬老院等人口密集区和临坡、临崖、临沟、临水、临路等重要地段,紧盯重要交通干线、重点水库库区、工矿场区、在建工地工区、临时工棚和施工道路等重点区域的突出风险隐患,做好巡查排查和监测预警工作,全力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

因中长期气候预测存在较大难度和不确定性,市防灾减灾救灾办公室将切实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实时会商,密切监视气候系统的变化,及时做好各类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防范应对提醒工作。




随州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586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