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森林重点防火期县政府领导带班制度,组织召开专题会议3次,对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工作专班开展督导检查2轮。制发《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督促各地各部门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林长制,真正做到“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全覆盖”。
二是强化宣传教育。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通过广播电视、短信等方式推送森林防灭火相关提示信息,线下通过村村响、应急广播、张贴公告命令等方式宣传森林防灭火知识,营造全民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共出动防火宣传车1000余次,推送防火宣传短信提示语120余万条,发放戒严令、典型案例等防火宣传资料12余万份,在主要干道、通村公路和重点林区进山口新增宣传牌200余块,进一步增强全民森林防灭火安全意识。
三是强化火源管理。依靠卫星林火监控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对森林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做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充分发挥护林员作用,加大对重点部位、重点地段巡护管控力度,严格管控野外用火。深入推进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建立排查整治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整治到位。对全县林区“五类”人员(痴、呆、傻、聋、哑)逐一登记造册、备案管理,通过与其监护人签订《森林防火监护责任书》,明确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监护对象不擅自在野外用火引发火灾。截至目前,共排查重点山头2351个,摸排“五类人员”1516人。
四是强化应急准备。严格落实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和带班领导在岗带班制度,严密监测火情,确保火情信息通畅、指挥调度顺畅。组建55人森林消防综合救援队,分别驻扎在万和镇(20人)、洪山镇(20人)和厉山镇(15人),投资2700万元新建万和、洪山2个应急救援中心,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业务培训会2次,督促各地同步完善应急处置办法,推动镇(场、景区、开发区)之间、村组之间构建联防联控联动机制,形成上下联动一体化森林防火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