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四强举措”全面筑牢涉疫场所消防安全屏障

发布日期:2020-02-26 11:33 信息来源: 编辑:随州市应急管理局 审核: 应急管理局 字号:[ ]

为切实做好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消防安全工作,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主动融入全市防疫运行工作体系,强化涉疫“五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防疫产品生产企业、集中隔离点、援鄂医护人员居住场所、防疫物品存储场所,以下简称“五类场所”)、消防重点单位和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管理,全面落实火灾防范各项工作措施,全力确保全市火灾形势持续平稳。

一、建立互通机制,强化统筹联动。一是主动对接。支队主动与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指挥部以及市卫健委等部门进行对接,建立信息通报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全市涉疫“五类场所”基本情况,并逐一制定“一场一策”信息,切实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二是高位部署。支队以安办平台向防疫指挥部发送加强涉疫场所消防工作提示函;市防疫指挥部发文将涉疫场所消防安全纳入涉疫场所规范管理责任清单,将火灾防范与疫情防控工作同部署、同开展;市委常委吴丕华亲自带队开展涉疫场所消防安全检查。三是全面发动。推动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安派出所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加大对居民小区和小微企业的巡查检查,严防“小火酿大灾”。截至目前,对全市2家医疗防护用品生产企业,14家定点医疗机构(无方舱医院)、110家集中隔离点,11家援鄂医护人员集中居住场所信息进行了摸底统计,制定完善“一场一策”信息137份。

二、紧盯重点场所,强化服务指导。一是开展技术指导。针对变更使用性质改造的集中隔离点,支队提前介入、重点服务,成立5人技术指导组,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全市57家集中隔离点开展上门技术服务,指导整改火灾隐患171处,最大限度地消除场所消防安全隐患。二是开展上门服务。按照“一院一策”“一点一策”工作要求,支队成立1支防火监督党员突击队和4支消防监督服务队,按照每周不少于1次实地检查要求,对全市14家定点医疗机构、2家防疫物品生产企业和79家规模以上集中隔离点,逐一上门开展消防安全指导,对驻点党政干部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协调解决消防问题。三是开展线上互动。采取“消防监督云服务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微信、QQ及电话等方式对涉疫场所和消防安全重点开展消防安全技术指导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实地检查单位110家次,远程指导涉疫场所和民生保障企业1422家次、远程视频抽查1545家次,整改消除隐患313处。

三、实施精准宣传,强化全民意识。一是广泛依托媒介。充分依托广播、电视、短信及微信、抖音、快手等媒介,广泛播发消防安全提示;充分利用微信、QQ消防工作群,针对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等目标人群发送消防安全提示警示1000余条,督促加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二是“固移”无缝衔接。利用户外100余块LED屏和电子广告牌高频次滚动播放消防提示标语、公益广告13万余次;联合移动、联通公司开通消防安全手机视频彩铃,发送手机提示短信1000余万条,全力营造“关注疫情、勿忘消防”宣传氛围。三是突出居家提醒。指导社区、居(村)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加强消防安全检查,依托全市83个小区物业、业主微信群,通报典型火灾案例,研判住宅火灾风险,提示冬季家庭防火须知,提示做好“三清三关”;强化农村“村村响”“小喇叭”和巡逻巡更消防安全提示,引导消除室内烤火取暖等不安全行为。

四、坚持实训实战,强化科学处置。一是加强攻坚力量。依托5个执勤队站组建50人疫情处置机动队,重点加强“指挥员、攻坚组班长、洗消专员、安全防护专员”4类骨干人员配备,定人定岗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训练,切实做好应急处置准备。二是加强熟悉演练。按照“涉疫”对象“一场所一预案、一预案一推演”要求,加强对涉疫场所的熟悉、演练推演和预案制作,制定“防消一体化”工作预案75份,涉疫场所预案修订率达100%,熟悉推演率达100%;先后开展8批次、35队次随机实装拉动演练,全面提升队伍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加强调度指挥。坚持一警多调、一站多车,强化第一出动力量,凡是涉疫“五类场所”或夜间等敏感节点发生警情的,提高一个调派等级,全勤指挥部随警出动,确保快速高效完成各类应急救援任务。自1月23日以来,全市共接处警61起,其中火灾46起,抢险救援10起,社会救助5起。累计参与涉疫勤务处置21次,出动车辆23车次,人员132人次,搬运物资59吨,洗消面积11700㎡。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